第三百四十三章 陶侃VS王桑-《晋末的卯金刀》


    第(2/3)页

    陶侃看着眼前的士卒,身后的毛宝直接给了这士卒一脚,开口道,“跪下!”

    士卒身子不由前倾下跪,但还是重新站了起来,开口道,“要杀便杀,少废话!”

    陶侃看着士卒开口道:“你在伪汉军中不过一士卒,纵然投降也无人可知,又何必强做英雄,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伪汉?”这士卒说道这里,却是不由冷笑,声音高亢道,

    “如今炎汉三兴乃天下大势,你晋廷唯孝治天下,才使先有八王之乱,后有异族乱华。

    若非陛下应金刀之谶而生,救北方百姓于水火,我等早就成异族亡国奴,生死不由自己。

    若说伪朝,那指着洛河发誓如放屁的司马氏才建立了伪朝,才使得我华夏守此灾厄!”

    这士卒面对着陶侃,却也毫无畏惧,侃侃而谈之下,却不见丝毫的畏惧。

    陶侃知道事情扯到了司马氏上,自己是真的辩驳不过,至少到现在为止,虽然汉代确出了昏君,但也从来没有给异族打到过洛阳,至少晋廷之罪,那是真的辩驳不了。

    “你读过书?在汉军中却只做一名阵前搏杀的士卒,乃大汉不得用人。

    若伱投降晋廷,虽身体有所损伤,至少也能成一名小吏,安稳渡过余生!”陶侃道。

    “呵呵,若我非入得汉军,成大汉战卒,哪里有幸得田亩安生,受军史教授,明白道理。

    我大汉军队麾下每名士卒,具是能读书识字的良家子,我不过其中万一

    我等具为光复大汉而战,让大汉重新屹立中原大地而战。

    因为只有大汉重新屹立于世了才不会被异族所欺辱成那两脚羊或异族奴!”

    士卒面对陶侃却不见任何畏惧,此刻面对陶侃更无比坦荡。

    陶侃听到士卒这话,又是沉默了,说实话当初的晋廷衣冠南渡,彻底的舍弃了北方土地,虽然让世家存续了下来,但显然北方百姓,已不承认晋廷了。

    “冥顽不灵,今日你纵然使身死,却也不会有人记得你!”陶侃不由叹息。

    “大丈夫死者死矣,自然有天地明晰我心迹,军史记录我牺牲,我有何惧!”士卒道。

    说实话,士卒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牺牲了,那自己在大汉不论是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但自己如果投降了晋廷,且不说自己的名声怎么样,但至少原本能够传家的土地会被回收,自己得子女更是从此生活在耻辱中。

    陶侃挥挥手,便有人过来,把这士卒杀死。

    “父亲……”陶瞻看着陶侃仿佛非常疲惫的样子,想要安慰却又不知道怎么安慰。

    而陶侃道,“我素来知道汉军士卒精锐悍勇,奋战起来奋不顾死。

    如今看来刘泰教授其学识,恩赐其土地,树立其远志,所以这支军队才会这般悍勇。

    原本我一直以来认为,我比之刘泰也未必相差太远,但如今听这士卒之言,却明白我比之刘泰,不过萤火比之皓月。

    尤其练兵之术,自古以来锤炼体魄可得勇士,恪守军纪可得强军,我却从来未曾想过,居然有培养军队志向人,他能横扫北方所向无敌,真乃理所应当啊!”

    “父亲既然已知对方练兵精要,对方练得,难道我们练不得吗!?”陶瞻不由说道。

    陶侃听到陶瞻的话不由苦笑。

    身为这时代最顶尖的名将陶侃非常清楚,这种练志的兵法,自己哪怕知道,却也学不得。

    没办法啊,这时代练志,要么忠君爱国,要么保家卫国,当然身为汉族,如果照着《汉书》去练兵,传授包围汉民族这个概念,让他们去战斗,也是可以的。

    但这些在晋廷这国家都行不通,首先是晋廷的立国不正,又给霍乱了这么久华夏。

    司马氏自己也只能唯孝来治理天下了,还指望大头兵忠心,这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

    最好办法还是拿出华夏的史书,让士卒们接受忠孝的礼仪来凝聚新的思想。

    但这点对晋廷士兵来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没办法,自从秦灭后,整个华夏的历史,那就是大汉的历史,在曹魏让汉献帝禅让,晋廷覆灭了蜀吴完成了统一,结果这才多久就闹出了异族入侵中原,又需要刘姓之人出来收拾山河。
    第(2/3)页